台湾——时代的象征

作者/Peter Main

2022年8月4日

8月4日是一战爆发的周年纪念日,乍看之下似乎不是中国动员解放军包围台湾的吉利日。习近平在围台军演中宣布设立禁区,封锁所有进入台湾港口的通道,进行“实弹演习”。无论这是不是北京的目的,这一举动都带来了极其现实的军事升级风险。

撇开这种风险不谈,中国方面并未进行全面的军事动员,因此所有关于可能入侵台湾的言论无非是战争叫嚣。不过即使这样也是危险的。

真正的历史类比不是1914年本身,而是1914年之前的那段时期。20世纪的开端,即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一系列由直接帝国主义对抗、反抗帝国主义占领的起义,和在长期存在的“多民族”帝国中的民族主义起义所引发的冲突。

如今,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和战争的潜力源于苏联解体后的两个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俄罗斯和中国——的崛起和资本主义复辟。在一个已经由老牌帝国主义主导的世界中,中国要继续实现增长(而俄罗斯要继续存在),只能以牺牲老牌的帝国主义势力为代价。

同样,那些习惯于全球霸权地位的国家,只有通过削弱新来的竞争者才能维持其自身的地位——无论是通过现有联盟的整合、经济上的紧箍咒,还是最终通过战争。正如1914年前那段时期一样,今天的世界也处处可见帝国主义争锋的例子。

台湾冲突的直接导火索——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广为宣传的台北之行——乍看之下几乎滑稽得令人发笑。她是位年迈的政治人物,美国总统继任顺位第三,面临11月中期选举后的退休命运,只想抓住最后一个机会在世界舞台上炫耀一番,也许还能捞些沙文主义选票。当然,这也反映出美国内政的现状:现任总统拜登竟然无法阻止她。

如此,远在大洋彼岸的习近平为何不干脆一笑了之,忽略这个令人尴尬的自我吹捧行为?和美国一样,根源也在于内政。面对几近停滞的经济和因封控政策而引发的广泛不满,还有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习近平希望在大会上顺利连任第三届,他也必须亲自敲响沙文主义战鼓。

北京声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种说法展现了一个帝国主义强权对一个较小民族的自决愿望的轻蔑。当然,台湾在很久以前是中华帝国的朝贡国(顺便说一句,日本当年也是如此),只是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帝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在其漫长的前资本主义历史中,许多民族和领土的统治权时有更替。

要说台湾在资本主义民族国家时代与中国大陆发展出完全不同的历史轨迹后,仍应受北京统治,就如同坚持所有曾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欧洲国家现在都应并入德国一样荒谬。台湾人民是否希望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或是中国的一部分,理应由台湾人民自决。可是至今为止,从未有人真正征询过他们的意见。

战略模糊

在这场冲突中还有一个未解之谜:既然美国政界对台湾的“权利”的言辞激烈、同时大声谴责北京的恫吓行为,为什么历届美国政府从未真正支持台湾独立?为何要躲在“战略模糊”的背后,一方面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北京政权是中国的合法政府,而另一方面又要捍卫台湾的“民主权利”?

考虑到北京今天拥有的新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这似乎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表达,但在美国最初确立这一政策时,却并非出于这个考量。当时的“一中原则”实际上表达的是美国的意图:有朝一日中国共产党垮台,美国将支持恢复蒋介石或其后继者的统治(即在中华民国的体制下实现两岸统一——译注)——显然也不打算征询台湾人民的意见。

这个目标至今依然没有被华盛顿遗忘。在2020年台湾大选中,反映美国在一中原则立场上的政党——国民党,获得了三分之一的选票。从形式上看,1948年从蒋介石政权中分裂出来的国民党派系(即民革中央——译注),在今天的北京政权中依然有其官方的代表。

在当前受到习近平政策压力的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中,或许有部分人认为实现“两岸统一”,甚至是在一个“民主化”的中国,有其潜在的好处。然而,即使中国真的在中华民国下实现民主化,台湾人民依然有权决定是否愿意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正如1914年之前的时期一样,目前的军事挑衅和冲突是帝国主义制度准备步入战争的预警灯。正如那时一样,工人阶级应当反对一切战争鼓动、军事部署和军备竞赛——这些都只会导致更大规模的屠杀。无论是“民主”列强,还是其“专制”的对手列强,都不能带来和平。

唯有推翻所有列强与整个帝国主义秩序,并以国际社会主义新秩序取而代之,才能保障各国人民的自由与民族自决。只有那时,才能通过对世界资源的理性与民主规划,使人类有能力克服帝国主义造成的贫困、疫情和环境崩溃危机。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Print
Reddit
Telegram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Print
Reddit
Telegram